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法制文化
短篇小说( 小村情缘)
时间:2020-09-04来源:李 宝 阅读:10

  

    一条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堰塞河,叫讷谟尔河,是中国乃至世界水系中极少罕见的“一江春水向西流”的河流,在小兴安岭的西南麓自东向西蜿蜒穿过五大连池市的中部。在一块丘陵和平原相间的河南岸有座山,叫龙头山,山的西面有个村,因山得名龙头村。

    原始的龙头村是汉族和蒙、达斡尔、满、回等少数民族杂居的集散地,大都居住在土木草结构的“窝棚”内,以耕种、采撅、捕猎、捕鱼为生,繁衍后代。

    新中国成立后,原有的少数民族陆陆续续叶落归根,汉人也走出了“窝棚”,开始住进搭建“一面青”的茅草房,村容较“先辈”时代改进了许多,村中间的南北通道由“水泥路”变成了砂石路,其它巷道依旧“泥泞”,开春时节几乎都成了“翻浆路”,修整村路成了村上的“必修课”。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相对于全市农村来说,龙头村是个比较典型的贫困村。   

   

    阿明和爱人原先的单位距离小村很近,俩于1991年腊月结婚时就在小村里租赁一栋砖墙铁皮盖结构的平房居住,那是个有钱的大户人家,搬进城里居住后房子就空着了,如此平房在村上少的可怜,也就是当时的村长家可以与之一比。

    阿明和爱人都有在农村居住过的经历,因此与村民交往起来比较融洽,渐渐地融入了“村集体”,视村为家,视村民为父母兄弟姐妹。在同村民居住的三年多的时间里,一年四季吃着他们赠送的小菜,年节前后,几乎每晚徜徉“杀猪菜”(酸菜粉条炖猪肉),喝着烈性小烧(地方酒),那个令人陶醉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当然,不能“白吃”,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基本不用通知,阿明都会“捧场”,也许的身份是警察,村民视为“官人”(从未这么看待自己),谁家婚丧用车、急病需要送进城里医院医治,大都请“出马”。虽然在那个时候,市面上根本没有“私家车”“出租车”,有“公车”的单位也少得很,但经动之以情的沟通,总能让村民如愿,感激的都是“家里话”,却感觉非常有“自豪感”“成就感”。

    婚后的一天下午,村上有个宋大爷得了一种“破伤风”疾病急需要送往邻县北安市医院救治,阿明获悉后带车连夜送,谢天谢地,由于转送及时,将宋大爷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今七十高龄的宋大爷身体还很硬朗,们两家从此成了真亲戚,这对于和爱人都是从异地到此工作的人来说,可谓是上天赏赐的,弥足珍贵,村民也愿意和聊天,所以对“村史”才有前文粗略的描述。

   

    就在阿明他们举家进城居住后,也始终没有忘记小村、小河和小山,更有那些至亲,只要时间允许,都会重游“故里”,徜徉于山清水秀、村雪茫茫、浓浓亲情之中。“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成了与小村结下的情缘,割舍不掉的情缘。因为小村就在那里,情感就扎根在那里。与小村几乎成了“连理”,系着小村“喜怒哀乐”。

    几经努力,十多年前小村的南北村道和16条巷道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水泥路”,让兴奋多少天。在一个星期天的日子里,和爱人欣然前往“剪彩”,逐条路走个遍,追忆过去,不时地和遇见的至亲打招呼,浓浓的乡情撒在每条小巷上,连小村的空气中都弥漫满满的乡情。和爱人在与小村依依不舍前,特意到俩曾经居住的房屋后面的巷道上合影留念,将小村永远存储在难以割舍的心底,梦与小村同飞。

    往事如烟,和小村感情更加与日俱增,每每回到家(宋大爷家)被左右邻居及至亲见到后,免不得到各家拉家常,忆旧情,在村民的眼里,就是小村的一分子,融入他们的生活里。真的,一份永远值得珍惜的幸福。

   

    更让阿明与小村情缘加深的是,在党的十八大后,公安机关响应党的精准扶贫号召,做梦都想,要扶贫就选择龙头村,因为那里有难忘的岁月和质朴的至亲。结果如愿以偿,自然很激动,这也是能有机会回报至亲的绝佳的“载体”“桥梁”“连接链”。

    起初小村上的26户贫困户由局科级干部一对一帮扶,绝大部分的帮扶对象是因病导致的。起初,阿明帮扶谢大爷家,大爷大娘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大爷十几年前因交通事故伤残导致瘫痪卧床休养,年纪相仿的老伴成了大爷日常生活的“拐杖”,两个女儿和唯一儿子成家后,家庭负担也比较重。老两口仅靠被承包的十几亩土地和儿女及亲友接济维持基本日常生活,居住两间夏热冬冷的“一面青”房屋,里面有些杂乱。

    2014年春季开始帮扶对接的那天,村书记和市乡驻村干部将阿明“引荐”给谢大爷他们。其实,躺在炕上的谢大爷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倒是谢大娘和她的儿子一眼认出来,大娘脸上略带苦涩,真的。因为彼此的熟悉,对接那当儿,自然省略了寒暄,直接切入帮扶主题,认真听取大娘的要求和期待。原以为她会向提出许多“高难”要求,可当她慢声细语仅仅说出“老爷子连累了我”这句话后,泪水在其浑浊的眼眶内打转,东北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和少言快语让心楚。当即承诺:“大娘,今后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俺们是一个‘村’的,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亲人有难不帮,我对不住至亲多年来对我的厚爱呀”。谢大娘在一个劲儿用衣袖口擦拭滚落下来的老泪。

    阿明性格比较内向,做人办事都很低调。从对接那天起,就把谢大爷谢大娘的事儿当做自己的事儿,对于这样的因病而困的群体,说句心里话,如果过多地对他们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扶贫政策、各类扶贫精神,倒是有些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们仅仅保留的那份难以齿口的“自尊”,他们就是渴望能够摆脱眼前的困境,向美好生活再进发。

     阿明在全市、全局统筹扶贫外,竭力从“小事”“实事”做起。经过两个多月的上下联动,给他们办理了低保、医保,日常基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基本的医疗保险有了保障,谢大娘脸上先前的苦涩渐渐退去。因其儿子与他们居住在一个院内,东西而居,房后是曾荒废的菜园,加之村后临河,水草丰富,便于圈养和散养牛羊,可增加收入,殷实生活。在的工作下,其儿子欣然同意养牛,却愁无购买养牛资金,几日后,就给办理了小额买牛贷款资金。

    平日里,阿明坚持每月登门给他们打扫室内外卫生,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卫生环境。“五一”期间,帮助他们翻地种园子,入冬时节,帮助他们冬储纯绿色蔬菜。为了尽可能减少他们日常买药开销,把谢大爷平日用药名称、生产厂家、服药说明等一一制作明细,储存在手机里,随时掌握随时给其购买送去。在主要节日期间,就提前给他们送去生活慰问品,解决其所需所求。2016年初经市扶贫办申报上级复查复核,谢大爷家达到脱贫标准,成为全村贫困户当中9家首批实现脱贫家庭。但的扶贫职责依然在持续,主要为的是防止“反贫”,可是令心酸的是,谢大爷、谢大娘却于当年6月和11月先后去世,未能亲眼看到即将步入小康社会闪熠出金灿灿的霞光。的心儿也沉痛了好几天

    

    经过两年多的扶贫,小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全部实现了泥草房改造,条件上好的农户纷纷盖起了砖瓦房,村民土地全部纳入合作社年终分红,村委会办公场所焕然一新,藏书2300余册,大多为农业科普、农业机械、法律法规、中外古今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免费供村民在闲暇时节“充电”。巷道两侧绿化覆盖率达到95%。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建设了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篮球架等10余种健身器材、功放,音响等16种音乐器具,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拥有村卫生室和专职医生。有线电视入户率为98%,自来水入户率98%。有移动机站1个,移动宽带安装到村,基本实现“三通三有”。

    2018年8月,由于单位少数科级干部调整到农村派出所任职充实农村社会治安管理,阿明再次被单位“调配”协助副局长帮扶距离龙头村委会三公里外的三屯曲大娘。当时曲大娘已80高龄,双目近乎失明,常年患有心脏病等疾病,唯一的50岁的儿子至今单身一人,主要是曲大娘的身体原因拖累了儿子,儿子倒是很孝顺,但由于曲大娘需要常年照顾,因此,其儿子只好“蜗居”在家中,房子是“一面青”,也是仅靠15亩田地维持日常生活,日子过得比较紧。

    实话实说,阿明的家庭条件也比较普通,爱人下岗20年了,且身体总是毛病不断,先后动过两次大小手术,行走及日常起居比较困难,大学毕业的孩子在外几经闯荡也无固定工作岗位,母亲去世后,体弱多病的父亲仍需要照顾。个人面临的困难的确“一箩筐”。但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无半句怨言,欣然领命,也是寄予小村情感的再次升华。

    当天阿明就骑上伴随风雨16年之久的两轮摩托车(也是全家唯一的出行交通工具)前往距离市区六公里外的龙头村三屯与曲大娘对接。其实,曲大娘家的情形和谢大爷家基本差不多。在对他们进行日常接济和帮助做些“家务活”的同时,主要致力于增加其家庭收入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在与共同帮扶的副局长的精心策划下,2020年上半年先后对其居住的室内进行了翻新改造,外墙“贴”上保温板,用红砖铺设了一条约两米宽的庭院通道,在庭院左侧建起占地约十平方米的猪舍,给其买进一头百十多斤的猪羔子,并为其争取了一千元的养殖款。这期间,虽然付出了许多辛苦,也耽误了许多自家该照顾的事情,但一想到全国全民即将全部实现脱贫迈入小康社会的崇高愿景时,一切都感到欣慰和自豪,不仅是对职责的高度负责,更是对至亲昔日的关爱和组织几十年的辛勤培养的回报。

    2018年末,市在帮扶小村工作中,积极协调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投资20余万元的深水井、变压器台、40平方米冷库等食用菌配套项目建设完成。2019年新建的食用菌菌种培育基地当年见效,全年收获木耳近10000斤、猴头2000斤、灵芝600斤、元蘑4000斤,产值实现50万元。食用菌温室、大棚出租,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落实金融扶贫政策,户贫困户贷款入股双泉镇老常头肉驴合作社,每户分红2400元。截止目前扶贫初期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运转持续正常,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均达到100%,全村贫困户26户52人全部实现贫困出列。

    一个美丽赋有勃勃生机的小村犹如初升的太阳正脱骨换胎迎接全民实现脱贫、奔向小康的曙光。

  

    脱贫攻坚当前,阿明坚守不退。为了警察人的荣耀,为了脱贫攻坚取得完美收官,将不遗余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共享小康成果,不负党和人民养育之恩。

    小村情缘,一辈子难以忘怀。那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的恋情。

    祝福小村,祝福至亲。那里的男女老少,喜怒哀乐,都牵挂着的思念。

    祝福祖国,祝福中国共产党。十四亿人民心系共和,坚定跟党走的信念矢志不移。

    祝福普天下的中国人,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牵系国运,振兴中华!

 

164199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公安局

                                            13945716695 2020-08-21

    作者简介:李宝,现任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公安局信访办主任、治安大队教导员,五大连池市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会员、五大连池市文联作家协会副主席、省公安厅特约调研员、小说专著《黄土情黑土味》《红字墓碑》。

 

 

                                                                                                               责任编辑:媒体与法

主办:媒体与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媒体与法.中国   陇ICP备17004562号-2 

热线电话:17601066608       17056000026